“如果后期没什么大灾害,按照眼下烟叶的长势,村里1000亩高标烟田种植后起码能给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入。等烟叶采收完,就可以开始种植水稻了。烟稻轮作,一田双收,增收不愁啊。”日前,大埔县高陂镇坪溪村党支部书记苏利茂站在村里一片百亩烟田边,看着长势良好的烟叶,道出了心中的喜悦。
高陂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和坪溪村种植大户一起查看烟叶长势。(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高讯 摄)
坪溪村地处韩江中上游,村里水源纯净、土地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去年,该村集体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水稻。为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调整优化坪溪村产业结构,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派驻高陂镇驻镇帮扶工作队积极配合高陂镇政府与我市烟草部门沟通,引导当地推行“烟稻双优”基地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并争取到了1000亩高标烟田的建设、种植指标。
“目前第一期20座烤烟房已经建成,500亩烟田种植工作正在顺利开展。”高陂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驻坪溪村第一书记刘晓波告诉记者,通过深化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实现烟叶与粮食生产质效的提升,而且可以有力促进集中连片水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土地流转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加坪溪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
“6月下旬,烟叶基本能采收完,马上又可以开始种植水稻,我在家里全年都有活干。”正在烟田里劳作的坪溪村村民苏庆珊告诉记者,由于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她没有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给种植大户打零工,每年也能有上万元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高陂镇实际情况,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协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打好产业‘特色牌’,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刘晓波说道。(记者洪国栋 特约记者余灏 罗文燕)